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9期
编号:10391168
单侧肢体多功能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9-2756-01

    我院自1995年6月~2002年12月,应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单侧肢体多功能外固定架(改良Bastiani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240例,其中有196例获得术后随访,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0例,其中男152例,女88例,年龄16~74岁;胫骨骨折188例,股骨干骨折6例,肱骨干骨折35例,桡骨骨折6例,股骨髁上骨折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开放骨折142例,闭合性骨折98例;陈旧性骨折35例,其余均为新鲜骨折。

    1.2 外固定架型号的选择 胫骨骨折选用线型大号超短;股骨骨折选用线型大号或加长型;股骨髁上骨折选用T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斜夹块特型;肱骨骨折和尺桡骨骨折选用线型中、小号,其中,股骨骨折远、近端均上三个钉。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效果 240例中,有221例均达到了骨性愈合,其中1例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4个月出现再骨折,针道感染6例,螺钉折弯4例;无关节僵直,延迟愈合4例,术中桡神经损伤1例(闭合复位置架),术后7个月完全恢复。

    2 讨论

    2.1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适合于四肢长管状骨折治疗,关节融合,肢体延长等,它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的功能,能早期使肢体活动、负重,免除了病人的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的痛苦,尤其是开放性胫骨骨折,因为它远离损伤处,固定的螺纹钉不穿过肌肉,对关节屈伸活动无妨碍,同时,便于伤口的处理。

    David sisk [1] 总结外固定架的主要并发症:针道感染,穿针造成神经、血管、肌肉、肌腱损伤,可形成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再骨折等。因针道感染使骨折固定困难,本组病例中针道感染轻型6例,经换药、制动均得到控制,术中穿针致桡神经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术后7个月完全恢复;骨折愈合后除去外固定架4个月后出现再骨折1例,病人无明显暴力致伤,再骨折无移位,给予石膏固定后愈合;延迟愈合4例,均系固定后未行支架动力化。
, 百拇医药
    2.2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可同时结合简单内固定或植骨 对于在闭合过程中复位困难的病例或某些大斜行骨折及陈旧性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用拉力螺钉简单内固定,再用外固定架固定,个别病例上好外固定架后,骨折端稳定或蝶形骨片能嵌紧时,可去除拉力钉,这样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内固定,虽然是切开复位,我们术中采用小切口,尽量不做骨膜剥离,这样既能使骨折解剖对位,又利于骨折愈合,使骨折端相互接触,提高了外固定的稳定性,陈旧性骨折及骨折端有缺损的病例,在行外固定后均行自体髂骨移植或异体骨移植,可加速骨的愈合。

    2.3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动力化 在外固定架治疗后期的生理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一般坚强的外固定架固定,肢体传导应力大部分不能过骨质而是经外固定架,因此模造作用不能完成,常引起骨质疏松,因此,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在骨折治疗早期,应行坚强的固定,经过治疗后出现骨折线模糊或骨痂后,可松开延长器,让病人负重,使骨折端有一纵向应力,更有利于加强骨愈合,迅速恢复肢体的功能 [2]

    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更适合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Green S A.Complications kf extermal fixation.Clin orthop,1983,80:109.

    2 武勇.外固定架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创伤骨科学报,1993,3:223.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李 木), http://www.100md.com(刘)